《送别》以淡雅含蓄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隽永的离别图景,通过长亭、古道、芳草、夕阳等古典意象的层层铺陈,构建出绵长悠远的意境空间。歌词中"晚风拂柳笛声残"的听觉描写与"夕阳山外山"的视觉延展相互交融,形成多感官联动的艺术张力,将离愁别绪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自然景物。全篇未着"悲"字而悲意自现,"一瓢浊酒尽余欢"的旷达背后,暗藏"今宵别梦寒"的深沉慨叹,体现东方美学中哀而不伤的抒情传统。"天涯孤旅"的苍茫感与"知交半零落"的寂寥感形成双重奏鸣,既有个体生命漂泊无依的孤独体验,又暗含对无常世事的哲学观照。歌词以简洁的白描手法完成时空转换,从长亭饯别的具象场景陡然升华至"人生难得是欢聚"的普遍性感悟,使私人化的情感表达获得超越时代的共鸣力量。最后"问君此去几时还"的设问收束全篇,留下袅袅余韵,恰似折柳赠别时欲说还休的怅惘,完美诠释了东方离别文化中含蓄深沉的情感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