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这首歌词以含蓄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现代人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存在困境。歌词中反复出现的“谁”并非单纯的疑问代词,而是对自我本质的诘问,折射出个体在高速运转的社会关系中逐渐模糊的面目。城市霓虹与喧嚣人潮的意象构建出疏离的现代图景,人们在角色扮演中逐渐与真实自我断裂,如同歌词中“戴上面具的傀儡”的隐喻,揭示出社会规训下被迫异化的普遍状态。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对外部期待的迎合,更表现为内在精神的漂泊感——看似拥有多重身份标签,内核却陷入无根的空洞。歌词通过昼夜交替的场景转换,暗示这种认同焦虑已成为循环往复的生存常态。而“破碎镜子里的泪水”等意象,既是对自我认知受阻的诗意呈现,也暗含重建完整性的微弱希望。作品最终并未提供明确答案,而是将这种存在主义式的困惑转化为共情的纽带,让听众在旋律中照见自身:每个人都在这喧嚣时代里寻找着那个被尘埃遮盖的、本真的“谁”。这种寻找既是痛苦的溯源,也是对抗虚无的尊严所在。